從2011年開始至今,年近四十的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演員邊點旺久又一次擔綱藏戲里的主演。這次,他飾演的角色不是自己熟悉的王公、貴族,或莊園主、管家,而是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村官。
  這部講述西藏大學生村官帶領村民走出蒙昧、逐步致富的現代藏戲叫《金色家園》。邊點旺久飾演劇中的大學生村官——頓珠扎西。
  4年間,頓珠扎西的形象在國內各地的戲曲舞臺呈現,並且獲得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戲劇類金獎、最佳導演獎、編劇獎等重要獎項。今年6月,《金色家園》又登上了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北方片)優秀劇目展演的舞臺,在北京民族文化宮為觀眾獻演兩場。
  飾演頓珠扎西4年來,數十次在舞臺上表現當代青年的風貌,邊點旺久愈發覺得頓珠扎西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因為我從小生活在西藏的農村,體驗過最本真的農村生活”。
  如今,邊點旺久的生活有了些許變化,也收穫了諸多榮譽。他是西藏首個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任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副團長,亦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放著駿馬不騎,偏要騎毛驢”
  “放著駿馬不騎,偏要騎毛驢。”是劇中頓珠扎西的母親曲珍對兒子說的話。當時,頓珠扎西大學畢業後放棄拉薩的工作,毅然選擇回鄉做村官。
  西藏自治區藏劇團青年編劇普爾瓊是《金色家鄉》的編劇。他對頓珠扎西這一人物形象的定位是:富有學識、性格堅毅、甘於奉獻。
  2011年,普爾瓊花了二十多天到山南地區的鄉村尋找創作素材和靈感。與一位正在轉經的老人邂逅,讓普爾瓊獲悉了很多在當地流傳的故事。其中,就有當地村官仁增旺傑帶領村民修水渠的故事。
  在仁增旺傑故事的基礎上,普爾瓊開始結合當下現實情況,構思當代大學生返鄉奉獻的故事。劇本寫作耗時三個多月,而後幾易其稿,並最終成形。於是就有了頓珠扎西,有了藏戲《金色家園》。
  劇本完成後,誰來演頓珠扎西成為創作組的焦心事。創作組本想在十幾個青年演員中挖掘,但由於唱腔的類別多、難度大,創作組最終決定讓最有把握的演員邊點旺久飾演。
  “當時演員的狀況是:包括邊點旺久等老一輩演員條件還不錯,許多入團不久的年輕演員對藏戲表演還難以駕輕就熟。只能由邊點旺久來演,他的唱腔、身段、舞臺經驗都是最適合的。” 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副團長、該劇導演巴桑次仁說。
  古老藏戲的革新
  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起源於8世紀藏族宗教藝術,17世紀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舞、表、韻、白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表演藝術。2009年,藏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飾演二十歲出頭的大學生村官,於邊點旺久而言,農村生活的體悟和年齡的差別不是問題。因為自己有農村生活的經歷,而化裝可以模糊年齡。讓他頭疼的是:怎樣在傳統藏戲的基礎上表演現代人物。
  “戲曲里的表現手法、人物的造型都比較成熟和固定,只要是傳統戲劇裡面的人物,我都能得心應手地去表現。但是這個劇目表現的是當代大學生和現代生活情景,對藏戲而言是第一次,於我來講,也是一種巨大的挑戰,當時壓力很大。” 邊點旺久說。
  人物的步伐、性格、詞句等區別於傳統藏戲的表現手法,需要邊點旺久作出改變。那時,不僅在排演的時候琢磨,在路上,在家裡,邊點旺久都在想怎麼創新傳統藏戲的程式化表現手法,讓其更接近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有時,他還會刻意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觀察和總結現代人的舉止特點。
  除了表現人物的創新所帶來的困擾,主創人員還面臨唱腔、身段、舞美等方面的挑戰。
  “《金色家園》是現代戲,與傳統戲有很大區別。但是傳統戲沿襲下來的唱腔、身段、服裝等都得有,要不然稱不上藏戲,所以都要予以創新,重新設計。”巴桑次仁說,創作組成員一邊學習新的舞臺藝術表現方式,一邊把藏戲的元素添加進來,而後逐步對具體的唱腔、身段、舞美等進行創新。
  1985年畢業入團至今,巴桑次仁見證了傳統藏戲近30年間的變革。他認為,表現當代人物和風貌的《金色家園》是傳統藏戲探索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傳統藏戲沒有臺詞,全是用唱腔、念白來講故事,配樂也只有鼓和鈸,沒有舞美、燈光,很多年輕人看不懂。現在,我們加上了臺詞和字幕以及現代的舞美和燈光,不僅降低了欣賞門檻,而且也提升了藝術水準,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都願意看,並且還能看得懂。” 巴桑次仁說。
  西藏需要更多頓珠扎西
  劇目創排完成後,除了在各地舞臺演出外,西藏自治區藏劇團也多次將《金色家園》帶回故事的發源地——山南地區。“許多當地老百姓從來沒有看過我們這種戲,故事發生在自己的家鄉,舞美很漂亮,服飾也是當地的,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普爾瓊說。
  普爾瓊很滿意自己用文字塑造的頓珠扎西。“我塑造頓珠扎西是有一些期望的。現在,西藏很多偏遠地區十分缺乏像頓珠扎西這樣受過高等教育、並且願意為貧困地區奉獻的大學生。” 普爾瓊說,西藏基層幹部中文化水平低的居多,希望能有更多大學生去改變西藏偏遠地區的面貌。
  “現在許多西藏偏遠地區的民眾依然很蒙昧和迷信。”邊點旺久也認為,於西藏的鄉村和牧區而言,大學生村官的到來十分重要,“一個村官就可以影響五六十戶家庭的觀念和思想,他們能給當地帶去很多改變。”
  什麼樣的大學生更能勝任在西藏鄉村和牧區的工作?邊點旺久認為,應該是那些受過教育且在當地長大的學生。
  “因為從小在農村或者牧區長大,他們知道村民和牧民的生活狀況,知道工作中需要尊重、保留以及改變哪些東西。” 邊點旺久說,因為生活體驗的缺乏,很多城裡的孩子不知道農村和牧區的生活狀態和規律,包括牲畜養殖、耕種方法以及季節的更替和計劃等,他們到了村裡或牧區很容易鬧出笑話,很多工作難以開展。  (原標題:藏戲演繹大學生村官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i53oixil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